Big History Online

公元前3000年,人类的足迹已遍布除南极外的整个世界,苏美尔文明进入全盛期,古埃及也进入到早王朝时代

公元前3000年,人类的足迹已遍布了整个世界。苏美尔文明诞生了类最早的史诗《吉尔伽美什史诗》,辉煌几千年的古埃及也进入到早王朝时期 | 大历史在线
by:卜可

不断扩张的人类定居点

距今5千年前,人类的足迹早已遍布了除南极洲外的整个世界,从此开始更深刻地加速改变我们星球的样貌。在前3千年开始时,西太平洋地区的拉皮塔(Lapita)民族已经能制作大型独木舟,在随后的一两千年中,人类已经渗透到斐济、汤加等遥远的海岛了。

拉皮塔人让人类的足迹扩展到茫茫的太平洋深处 图片来源:amuraworld.com

拉皮塔(Lapita)人是著名的早期航海家,让人类的足迹扩展到茫茫的太平洋深处。左上角是一位名为“玛娜”(Mana)拉皮塔人妇女的复原相貌,她大概生活在距今3000年前。相关的发现证实了更久远的拉皮塔文化,这个族群最早可追溯到台湾地区,他们通过巴士海峡(Bashi Channel)、菲律宾等,后来遍布于新几内亚(New Guinea)地区,最后迁徙到更遥远的太平洋群岛。

不过在这个时期中,更令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人类在太平洋中的扩张,而是在遥远地球的另一边,人类“文明”的快速发展。

苏美尔,最早的文明

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捷姆迭特·那色(Jemdet Nasr)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-前2900年。目前(2023)被看做是人类第一个文明,即苏美尔文明时代的直接前身。因为在这一时期,文字得到了高速的发展,产生了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,这一时期也称为“原始文字时期”。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复杂的灌溉技术,艺术品的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捷姆迭特·那色时期的艺术品和文字 图片来源:Ancient Pages

左图中令人赞叹的“狮女”雕像可以追溯到捷姆迭特·那色(Jemdet Nasr)时期,这个地点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,是一个规模不大但非常重要的史前定居点。那色时期代表了苏美尔早期王朝开始前的最后阶段,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起点。

苏美尔文明是目前(2023)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最早文明,其第一个阶段被称为早王朝,或古苏美尔时期。这也是一个奴隶制城邦的繁盛时代,主要城邦有乌鲁克(Uruk)、拉伽什(Lagash)、乌尔(Ur)等。这些城邦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,但彼此之间混战不断。早王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,可能是由更早的那色文化发展而来。到了约公元前2371年,这个朝代被外族人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所取代。

埃及的早王朝

最晚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,古埃及人就已经进入到定居和农业生产时代了。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,定居规模不断扩大,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体系,即上埃及文化与下埃及文化。由于缺少这一时期的文字记载,学界对这个阶段的了解比较有限,通常将这漫长的一千多年统称为“前王朝文化”时期,这也是埃及从史前到文明阶段的过渡。

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,埃及开始迈入文明社会,这个文明社会是一个初生的统一国家。其中,公元前3000年至前2686年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古埃的“早王朝”时期,它是埃及文明特征的初建和巩固时期。

统一前的埃及,根据尼罗河上下游划分,有两个独立的区域,即上、下埃及。其中,上埃及文化具有更明显的连续性(尽管仍有争论),从巴达里(Badari)文化一直延续到涅伽达(Naqada)文化。其中,涅伽达文化被史学家分为三个不同时期。从第二个时期(前3500年至前3200年)开始,埃及就已经出现了城市;而到涅迦达三期(前3200年至前3000年)时,上埃及的希拉康波利斯(Hierakonpolis)就已经具有防御性的城墙了。

画墓属于涅迦达二期文化 图片来源:Sumerian Shakespeare

属于涅迦达二期文化的希拉康波利斯(Hierakonpolis)100号墓,也被称为“画墓”,因为在墓壁上发现了重要的绘画。这幅图画很可能记载了古埃及人的一次胜利:在右下方,一个形象高大的人物抓着俘虏的头发,他高高举起权杖,似乎正在准备处决他的敌人。

画墓的局部放大图,纳尔迈石碑 图片来源:Sumerian Shakespeare

左侧为“画墓”的局部放大图,这是一种通过高大形象和击杀俘虏的方式来表现国王的艺术手法。由于该方式一直是古埃及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,因此100号墓很可能是一座早期王陵。右侧则是著名的纳尔迈石碑(年代约公元前3000年),同一个地方几百年后的物品。纳尔迈(Narmay)也被称为美尼斯(Menes),人们认为他才是真正统一了上下埃及、并开创早王朝(约前3100-前2686)的第一位国王,因此算是古埃及的开国之君。

到了约公元前3200年涅迦达文化二期结束时,埃及的圣书体文字已经可以用于记载事件,或者表达物品的隶属关系了,通常都和会计账目相关。这时的埃及已经形成了很多城邦国家,和其他地区的城邦一样,其形式都是以一个城镇为中心,并附以周围的农业区域而组成的。和几乎同一时期的苏美尔城邦一样,这些初生的城邦国家之间纷争不断。其中位于南方的一些城市组成了上埃及(即尼罗河上游),也叫“白王国”;他们的国王头戴白色圆柱形王冠。而北方的一些城市则组成了另一个联盟,称为下埃及或“红王国”;下埃及的标志物是眼镜蛇,从他们国王的红色冠冕上即可看到这个著名的形象。

埃及的两种王冠 图片来源:Slide Serve

左侧为上埃及的白色王冠,是上下埃及没有统一前,上埃及的统治者所佩戴的王冠。就像皇家秃鹫王冠一样,它与奈赫贝特(Nekhbet)女神有着紧密的联系,另外鹰神荷鲁斯通常也戴着白色王冠。 右侧为下埃及的红色王冠,帽顶上有一条向前面倾斜的装饰带,末端有时是卷曲的。

大概在公元前3150年,尼罗河谷地带的蝎子王第一次征服了整个南北埃及,和所有早期文明一样,这个人物是一个介于半人半神的征服者。虽然埃及王表中没有他的记载,但是希拉康波利斯的一个神庙中出土的权杖头上,考古学家找到了蝎子王存在的证据。

白王国的蝎子王庆祝胜利 图片来源:Narmer

白王国的国王(蝎子王)戴着显眼的白色王冠,在被他打败的红王国士兵面前庆祝胜利。他似乎手持着一种灌溉工具,用来显示其能力足以养育上下埃及的子民。

学者们根据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确定,蝎子王是一个较为晚近且拥有王权的国王,他已经佩戴了上埃及王权的象征物,即白色王冠,还发动了兼并战争。蝎子王之后约百年,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时,在新一代国王那尔迈(Narmay)的征讨下,古埃及基本上巩固了南北两地的统一。对此,著名的那尔迈石碑完整的记录了这一事件:那尔迈戴上了表示上下埃及的王冠,开创了埃及的统一局面。从此,古埃及正式成为一个整体并进入到所谓的“文明”社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