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美尔城邦的混战
大约到了公元前2900年时,苏美尔进入全盛时代,当时已经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奴隶制城邦。城邦大都临河而建,被一片片的湖泊沼泽所包围,城镇之间有道路或运河相连,商人们往来于各个城市之间进行贸易。
那些最强大的城邦包括埃利都(Eridu)、乌尔(Ur)、拉伽什(Lagash)、乌鲁克(Uruk)、尼普尔(Nippur)、基什(Kish),乌玛(Umma)等。这些城邦都是由一个中心城市连同周围的农业区域所组成的,城邦的总体面积不大,开始时,城邦中的居民可能只有上万人,后来多的能达到十几万人。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保护神,其神庙通常都建于该城的中心。比如乌尔就是那时的大都市,它的保护神是月神南娜(Nanna)和他的妻子女神宁伽尔(Ningal),因此乌尔也被称为“月神之城”;月神的庙宇建在乌尔城的中心25米高的3层台阶上,周围则是繁华的市场和拥挤的民房。
月神南娜(Nanna)的不同形象,他也是后来阿卡德和犹太人神话中的月神辛(Sin)的原型。在乌尔第三王朝和古巴比伦时期,南纳是最受崇拜的大神之一,也是乌尔城邦的守护神。对月亮的崇拜在两河流域曾经盛极一时,星月图案直到现代也依然是伊斯兰和很多中东国家的文化标志之一。
除了神庙,苏美尔的城邦周围还有城墙的保护,城邦中的被统治阶级是手工业者(自由民)和奴隶,而统治阶级则是贵族和奴隶主。城中还建有王宫,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,有证据表明,国王的权力会受到贵族会议和民众会议的制约。另外,掌管祭祀的僧侣和位高权重的祭司也会不时参与到权力的争夺中来。早期城邦国家的国王虽然具有强制性权力,但还远没有达到后期那种绝对王权的程度,这并不是苏美尔文明的个例。争斗不仅仅围绕着内部权力而展开,不同城邦之间的战争也更是残酷激烈。为了奴隶、财富、土地,以及宝石等资源,城邦之间便会发生自相残杀的情景(我们以后还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,在希腊、罗马,以及世界其他地方,包括公元2023年的世界)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这些争斗不休的城邦还需要时刻提防从周围呼啸而至的游牧部落,因为苏美尔文化的发达地区,大部分都位于无险可守的大平原。
乌鲁克与“吉尔伽美什”的传说
根据苏美尔的传说,约公元前2700年,乌鲁克(Uruk)城邦的第五任国王吉尔伽美什(Gilgamesh)征服了附近的数个城邦。我们知道他的传说是因为一部著名的史诗——《吉尔伽美什史诗》,它也是目前(2023)已知最早的英雄史诗。作为主角,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是那个时代的超级英雄,作为女神宁松之子,他拥有神的智慧及力量,但没有神的寿命。
战胜狮子的吉尔伽美什。吉尔伽美什是美索不达米亚乌鲁克的一位半人半神国王,以《吉尔伽美什史诗》(公元前2150年至公元前1400年间被反复创作)而闻名,是源自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的伟大诗歌作品,比荷马的作品早了至少1500年,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类文学作品。
虽然缺乏直接的证据,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吉尔伽美什是真实存在的,通过出土的刻文也确认了一些与他相关的人在历史上确曾出现过。比如,创作于约公元前2000年另一部史诗《吉尔伽美什与阿伽》中,就描绘了基什国王阿伽与吉尔伽美什的霸权争夺战,最终阿伽被吉尔伽美什打败,乌鲁克也成为苏美尔地区的霸主。尽管有大量虚构的成分,但是不可否认,任何史诗中也会隐含现实的蛛丝马迹。在那个远古的文明阶段,统治者通常也会采用种种手段为自己歌功颂德,进而取得统治的合法性。而在蒙昧的年代,编造神话故事也的确是一条效率极高的捷径,这类行为在随后的人类历史中也是屡见不鲜的。
吉尔伽美什统一了四个城邦,但维持这种统一的时间很短。吉尔伽美什死后,他的儿子乌尔伽尔(Ur-Lugal)继承了王位,想方设法要保住这个统一的王国,但是由于连年战争,这些城邦的实力都被削弱了。另外,苏美尔不像古埃及那样幸运,在苏美尔东边,埃兰人一直虎视眈眈。于是,在吉尔伽美什死后的两百年间,包括乌鲁克、基什、乌尔、拉伽什等城邦,在加上外部的埃兰等,这些势力之间始终爆发着一系列无休止的战争,大家都想争夺这片地区的控制权。
“卢伽尔札吉西”的征服
乌鲁克(Uruk)的霸权结束后,获得地区王权的另一个城邦是乌尔(Ur)。乌尔衰落后,乌玛(Umma)和拉伽什(Lagash)这两座城邦开始崛起,并形成了两强争霸的局面。最终,乌玛国王卢伽尔札吉西(Lugalzagesi)征服了拉伽什。但卢伽尔札吉西的征服目标在于整个苏美尔,不过我们很想讲述一下拉伽什国王的故事,这个令人不胜同情的国王就是著名的改造者——乌鲁卡吉那(Urukagina)。
乌鲁卡吉那是拉伽什城的国王,他的前任卢伽尔安达非常残暴,到处横征暴敛,导致了贵族的不满和人们的暴动,公元前2378年,民众罢免这个暴君,然后推举了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,让他成为新的统治者。
乌鲁卡基那以“开明专制”而著称。他扩大公民权的范围,将公民人数由3600人增加到36000人。他还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的条件,释放因债务而遭奴役和拘禁的平民。军事上,他改革了由单一贵族组成的军队,将之替换为以平民为主力;拉伽什的军队通过乌鲁卡吉那的改造后,按照公民的职业进行编队,每个队的编制为20到30人,如农人队、牧人队等。在农业方面,他还兴修很多水利工程等等。不过,最著名的还是他颁布的法律,其目的在于抑制祭司剥削大众,抑制富人剥削穷人。比如,其中一条法律就规定:祭师不许擅入民居索取木材,亦不许擅入果园课征税收;另一条法律则规定:祭司为人举行葬礼,收费不得超出原来金额的五分之一,这大大降低的人们的负担。又比如:人民献神之金银及牲畜,祭司及官吏均不许侵吞。
这对锥形石碑上刻写了乌鲁卡吉那(Urukagina)宣布社会改革的声明,包括具体的改革措施。第一个石碑描述了当时的现状,第二个则宣布了改革的具体内容。
乌鲁卡吉那的头衔原本应该是类似“保民官”的称谓,但也许是改革需要权力支撑,在执政的第二年起,他便开始以国王自居了。他宣称自己“解救了贫苦大众”,这应该是事实。不过乌鲁卡吉那毕竟是个国王,他的这些措施也仅仅局限于修正最严重的社会问题,他并没有试图推翻社会的基本结构。因此,他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超越那个奴隶制的时代。但无论如何,发生在拉伽什城的这场改革,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,其内容即便从4500年后的今天来看,也一样令人侧目。
我们继续回到先前的故事,冰冷的历史并没有怜悯这位富有公平和正义感国王。尽管拉伽什非常强大,包括奴隶在内的人口超过了15万,但征服者卢伽尔札吉西志在必得,双方血战多日,战死者的尸体堆积如山。后来,很多拉伽什小队中的战士都已经伤亡大半,迫不得已,只能将不同职业的人重新混编,可见战争的残酷程度。
尽管拉伽什人抵抗的异常勇敢,但残暴的卢伽尔札吉西还是攻破了拉伽什城。城破之后为了报复拉伽什人的抵抗,他纵兵洗劫了这座城市并进行了一场大屠杀,甚至还毁掉了拉伽什的城墙和神庙。这个悲惨的故事被当时一位名叫丁格瑞德默(Dingiraddamu)的诗人记录在一块泥简上:
为了我的大城,
啊,为了我的财宝,
我的灵魂在悲鸣,
我的大城,拉伽什,
啊,我的财宝,
我的灵魂在为你们悲鸣。
在圣洁的拉伽什怀抱里孕育的孩子,
目前正受苦受难。
恶魔(入侵者),一脚踏进了庄严的神龛,
竟将我们的女神加以亵渎。
啊!拉伽什,我们的女神,
何时才能恢复你的尊严?
拉伽什城现在的遗址,和这个曾经无比辉煌城市的复原想象图。
我们现在能读懂这片黄土讲述了将近4500年的故事吗?
萨尔贡的突然崛起
野心勃勃的卢伽尔札吉西想要统一苏美尔,但他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城邦之间那无尽的烽烟严重削弱苏美尔人的力量,让来自北方的一个强大势力有机可乘。萨尔贡大帝所统领的阿卡德王国,很快便征服了这些虚弱的城邦,他打败了苏美尔联军,还活捉了卢伽尔札吉西。为了宣示自己的权威,萨尔贡将卢伽尔札吉西献俘于尼普尔城的神王恩利勒(Enlil,大地和空气之神,尼普尔城邦的保护神)大庙,在神的面前将从前的霸主羞辱一番后(可能将他活活烧死了),又从“神”的手中接过了王权。
随后,萨尔贡向南征服了其他苏美尔城邦。史料记载,他率领自己的胜利之师从拉伽什行军两百多公里抵达波斯湾,让士兵用海水洗刷他们的武器,从而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第一次统一,也结束了之前的城邦混战时代。
这段被终结的时代后来被称为苏美尔早期王朝时期。对这个时期的复现主要依据于“苏美尔王表”(Sumerian King List),以及来自出土文物的零散线索。这部非常著名的王表是一份用楔形文字记载的编年史,是苏美尔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。其中记录了苏美尔历史上的一系列国王和君主,包含国王的名字、统治年数,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大量的神话传说。
从此之后,苏美尔的历史也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。